《沉淪》原題《台灣人》,於民國五十三年間起筆,作品完成一部分時,投稿於當時甫復刊的公論報連載,在試版期間政府隨即指示徹下,未能繼續刊出,執筆即告停頓。到五十六年冬,台灣日報邀稿,鍾老乃將此作品易名為《台灣人三部曲 第一部 沉淪》,交該刊發表。隨後獲得「嘉新新聞獎文藝創作獎」。
《滄溟行》原鎖定在日治時期中期台灣文化協會、民眾黨以及農民運動等事蹟,但當時考察上述史料,處處是不能碰的禁忌而暫停寫作。直到第三部曲《插天山之歌》寫作完成並順利獲中央日報刊載後,中央副刊主動邀稿,鍾便趁機開始創作第二部《滄溟行》。作品中提及的農民運動即是取材自日治時期的「中壢事件」,帶領主角維樑上街頭演說的黃石順則是當時台灣首創的「鳳山農民組合」的領頭者,並與簡吉兩人成立「台灣農民組合」四處奔走,指導各地農民運動。
《沉淪》連載完過了五年,政府指示不得刊載鍾肇政的文章,鍾乃決定先發表背景放在戰時末期的第三部曲《插天山之歌》,投稿至當時官方經營的中央日報,順利獲刊登。鍾回憶創作《插天山之歌》之時,內容雖是寫逃避日人的追捕,實際上卻反應自身在當時政府嚴密監視下只能一路逃躲的心情。